云南有无数个山头产茶,这无数山头里,有甜度高的,有香气浓的,也有苦涩味重的。
和茶友沟通交流的时候,有茶友说,自己有幸喝过一泡存储了很多年的老曼峨,经过存储后,老曼峨没了新茶时的苦反而有着别样的甜润和陈香。是不是新茶时期苦涩度越重的茶,存储后,转化得越好?
这种说法从理论出发有点道理但不多。
先说苦涩,我们知道茶叶里表现出苦涩味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和咖啡碱,除了这些还有比如胆碱、苦味氨基酸、有机酸等。
在普洱茶后期存放的过程当中茶多酚经过各种反应生成茶黄素、香气类等的物质。
展开剩余58%氨基酸代谢和有机酸的反应生成的香气物质等对老茶的香气滋味形成非常关键,所以理论上来说是有一定的关联性。
但是茶的苦涩滋味重,本质上来说是苦涩物质在茶叶内含物质里的占比更多。
如果茶叶本来内含物质不够充足,仅仅是苦涩味物质占比大,后期也不会有很好的转化空间。
另外如果说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而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比值小,各种内含物质间比例均衡协调,这时候茶叶不会表现出来明显的苦涩味,但是回甘生津、气韵等方面依然很好。
典型例子就是易武茶了,这样的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同样有很大的转化空间。
所以说茶叶想要后期转化的好,核心因素是茶叶内涵物质是否丰富、充足和协调,苦涩滋味重不能作为评判标准。
春有暖风的来信,夏有蝉鸣的叙诗。
秋有喜柿的丰收,冬有落雪的留白。
【关注】南茗佳人
(点击文章左下角头像,即可进入公众号进行关注)
共赴这场四季之旅程
发布于:云南省